主页 > IT互联网 >

新基建推动产业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时间:2020-05-25

来源:互联网作者:编辑点击:

传统制造业升级虽然缓慢且复杂,深入到每个链条的改造更是一场长跑,但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预计增加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达47.9%,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市场空间。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通过数字化方式优化,工业互联网必然会迎来大展拳脚的时代。

AI抗疫背后产业互联网发展“新动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组数据被迅速刷屏:面对疫情期间CT检查需求的激增,腾讯觅影推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在患者CT检查后最快2秒就能完成AI模式识别,1分钟内即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

抗疫前线影像科医生的工作量巨大,人工智能技术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让患者得到更及时的治疗。

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以来,其研究和发展已经走过了近70年。得益于计算机算力的增加及机器学算法等层面的突破,人工智能正在推动科技和产业变革进入新阶段,并且逐渐成为智能化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外运”)是招商局集团物流业务统一运营平台。此前,中外运大量的物流活动都是线下的,在仓库、场站、车、船、飞机等运输环节都会产生物流单据,面对来源渠道如此多样的物流单据,如何把这些物流单据智能化地同步到线上成为中心难点之一。

“之前我们不能实现EDI对接的单据录入,已经采用了一些传统的手段,但中外运的物流单据种类多,仅货代环节就有数千种,传统文字识别的准确性根本无法达到商用条件。”中外运创新研发部总经理谢骏表示。

通过联合优图实验室不断迭代优化智能识别引擎,腾讯云以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代替人工录入,大幅提升了发票、运单等单据的录入效率。以汽车进口的零部件单据录入为例,此前需要四个人花一周时间才能完成,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后,只需一个人花40分钟就可以解决,准确率高且表现稳定,即使有问题也可以快速复盘,杜绝了人为的偶然因素。

腾讯云AI产品负责人王磊表示:“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不单单是局部的科技创新,而是全面数字化驱动下的全方位变革。中外运通过相关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正在构建自己的‘统一的数字化中台’,推动物流过程的智能执行、智能决策。”

据统计,目前中外运单据识别召回率与准确率均超过98%。2019年单证智能化处理平台业务量超过400万单,部分单据处理环节效率提升50倍以上,通过业务流程的简化,单据业务操作效率提升超过70%。大幅提升了中外运物流单据操作的整体效率以及应对复杂的外部需求能力。

实际上,以AI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还在政务、医疗、农业、金融、交通等众多行业加速落地。

近年来,不少政府部门业务量上升,线下办事厅人流量大,群众办事需多次跑现场,费时费力。为了让群众减少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深圳公安借助AI技术打造的民生警务深微平台,通过接入腾讯云慧眼实现线上身份认证,使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上进行身份核验,轻松办理入户、驾驶证换领、港澳证续签等业务。

2017年5月10日,深圳公安民生警务深微平台正式试运行。3年来,深微平台用户数已经突破1000万,企业注册数高达2.27万家,实现网上办理量年均1600万次,节省市民办事成本约10亿元。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将人工智能明确为“新基建”重点建设领域之一。搭乘新基建的东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逐步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根据规划目标,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不同于过去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快速变革,人工智能在规模化落地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其中,以腾讯云为代表的国内云计算企业多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实践,无疑提供了重要的样本价值和经验参考。

健康码2.0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让全国迅速进入戒备状态。在此过程中,如何第一时间公布疫情信息?如何收集最全的疫情动态和个人健康信息?对政府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挑战。

腾讯政务团队和广州省人民政府沟通后,双方一拍即合,通过一款小程序来实现疫情信息管理,这就是“穗康”。之后,腾讯政务团队连夜制定出了“微应急”解决方案,3天后,第一版“穗康”小程序正式上线,为广州居民提供健康自查上报、口罩购买等服务。

在解决了无接触健康信息上报的问题后,如何保证民众日常生活出行,以及之后复工复产的预备工作,也是一大难题。

健康码随之诞生。民众通过统一自主上报健康状况,生成带有个人健康状态的健康码,既方便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又为民众疫情期间出入公共场所带来便利。健康码用“码”的方式来取代手动的信息登记,避免接触和隐私泄漏。

2月9日,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健康码”的城市。5月19日,腾讯防疫健康码上线100天,累计访问量达260亿次、亮码90亿人次、共覆盖全国10亿人口,成为各地政府疫情防控的有力工具。

作为疫情期间被催生出来的产品,健康码被认为是现代城市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升级的新方案,也成为科技公司依托“新基建”参与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并不断进化的“新物种”。

事实上,疫情期间,以二维码为载体,已经创造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近日联合微信发布《2020码上经济“战疫”报告》,报告显示,“码上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疫情中政府治理、企业运营、社会服务、个人生活的有力支撑。

而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创造“码上经济”,发挥更大能量,成为健康码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广州市的健康码就正在酝酿下一步的转型,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一级调研员梁文谦日前在“健康码与社会治理的未来之路”论坛提到,疫情逐渐稳定,疫情服务小程序需要做好下一步的转型。我们需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政务服务和健康码的平台结合起来,健康码和其他的码怎样去做融合。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耀文也表示,希望将健康码升级为深圳市市民码,并打造成城市级服务码,推动城市一体化。让市民码像电子身份证一样,市民通过它进入到各个平台的入口,肩负身份认证以及各种入口识别的作用。

当前,腾讯健康码也正逐渐升级为“城市码”,健康码平台也在转变为日常性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3月20日,“腾讯复学码”正式发布,现已助力多地大、中、小学复课;在重庆,健康码也和乘车码进行了打通,让民众在乘车时只用一码就能顺利通行;在深圳、成都等城市,由腾讯云支持的政务服务小程序也接入各地消费券入口,促进消费、提振经济。

腾讯云副总裁罗朝亮透露,腾讯希望把健康码接入小区、公园、交通、药店、政务服务大厅、医院等场景,形成城市码开放平台,通过将数据与身份打通,触达政务服务的各个场景,让城市服务更精细化。

现阶段,数字化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共识,也激发了民众对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各类数字化智能应用场景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倒逼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建设。

健康码作为特殊时期的一种探索,是对未来在线政务服务“进化”的提前演练,也是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一次“测试”。

健康码的移动化、无纸化、可追溯等特性,为未来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有效提升了社会化治理水平,也为数字化、流动化、智能化的社会治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实践经验,为后续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创造契机。

云会展,实体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转型的新实践

在广州市海珠区,靠近中大地铁站,坐落着一个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纺织品批发市场:广州中大国际轻纺城。这里聚集了商铺4000余间,国内外3000多个面料、辅料品牌商家,品种齐全、价格实惠的特点让它成为面料辅料买家采购的首选之地。

作为外贸之都,广州拥有中大国际轻纺城这样的实体大型贸易批发市场。从1957年开始,每年春秋两季还会举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以推动全球贸易联动。

广交会不仅是中国外贸第一促进平台,也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数据显示,截至第126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约14126亿美元,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99万人。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第127届广交会决定开启线上办展模式。

广交会网上办替代原先的实体展,既是应对疫情的务实举措,又是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全球贸易盛会搬上云端,绝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设计和流程再造。

2.5万家境内外参展商,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万名境外采购商齐聚云线上,如此大规模和需求复杂的工程该如何搭建,首先面临的是诸多产品和技术考验。很快,广交会确定腾讯作为技术服务商,为网上举办提供整体技术支持、平台研发服务与云资源支撑。

据了解,为了支持网上广交会,腾讯快速组建了近千人团队,涉及4大事业群,19个项目组共同支持。同时将关键的产品和网上展会场景进行整合,从IaaS、PaaS到SaaS等相关匹配的产品都集合调动起来,还调用了全球IDC资源,以支撑全球采购商和参展商的实时对接,应用了云、安全、AI、大数据、直播等一系列技术能力,力求结合新的场景需求,实现创新的网上会展体验。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文旅总裁曾佳欣告诉记者,从技术层面上配合广交会,供采对接和产品展示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领域,“大家看到的能在5G时代铺设的技术,都会尽可能在广交会平台上去做展示,包括3D、VR等。”

除此之外,涉及到保障全球贸易商的签约对接,广交会还将基于腾讯的产品技术,提供智能匹配、翻译、知识产权保护、云会议、云签约等重要环节的服务,立足会展商业思维的创新。

网上广交会的举办是特殊经济形势下外贸行业的创新之举,这场号称最强新基建项目的云上展会,也是腾讯产业互联网被正式定调后首次大规模的数字化技术实战。

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一方面加速了会展行业的变革,另一方面为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展会服务模式提供支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云会展在中国整体展会展览上将形成规模效应,有望在2020年突破万亿规模,市场前景广阔。

4月13日,商务部发文明确表示,要大力推动传统展会项目数字化转型,整合现有展会资源,打造网络展会集群,鼓励政府主办的线下展会率先线上开展。同时需推动打造线上展会新平台,充分运用5G、VR/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举办云展览、云签约、云洽谈。

这意味着,作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手段之一,云会展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扩大对外开放、增加社会就业、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途径。

数据显示,腾讯云会展已经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15个一线城市、超过100场大型展会接入数字化技术提供咨询和服务,覆盖金融、文化、贸易、消费、跨国交流多个行业和领域。

显然,全国各地已经关注到云会展带来的数字经济红利,加紧推动会展行业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化转型,云会展业已成为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实践。

上一篇:新基建推动产业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