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舆情 >

久久为功 山西保德: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

时间:2020-07-21

来源:互联网作者:编辑点击:

001.jpg

003.jpg

005.jpg

007.jpg

009.jpg

011.jpg

013.jpg

11111本.jpg

  本报讯 (记者 李俊文 □ 李晓玉)保德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西部,地处吕梁山脉北段西坡,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带,为晋陕蒙三省冲要之地,是山西连接大西北的重要门户,是中国独具魅力的三省交界山城。全县总面积997.5平方公里,辖4镇9乡222个行政村,总人口16.58万,农业人口13.62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

  从省城太原驱车四个多小时,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晋陕蒙交界的保德县。自2018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以来,保德县就进入了长期的巩固提升期,迎来了更加严苛的考验。

  保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白利军表示,如果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脱贫成效就不能持续下去,势必会出现返贫现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保德县就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支撑,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有力的支持了扶贫产业的发展。摘帽后,做足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实施主体带动经营、新业态产业发展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条提升保德脱贫质量成色的“开发式、保障式、综合式”产业扶贫路径。

  多年来,保德县通过招商引资,优化政策、土地、资金等要素供应,扶持本地企业、引进外地企业、发展转型企业。在城郊黄河岸畔规划建设了3000亩扶贫产业园区,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目前已有可宝食品、恒胜、西府海棠、红源果枣、鑫土地、林涛寨、兴盛、西北小商品批发市场、13个乡镇扶贫车间等企业相继落地投产。西府海棠公司、红源果枣公司也已相继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培育板、农业板成功挂牌。

  近年来,保德县不断创新扶贫举措,重点推行“五位一体”金融扶贫、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扶贫周转金等,发挥了“四两拔千金”的作用,形成了融资带贫的良性循环。这些企业通过“五位一体”、资产收益、订单收购、股份合作、吸纳就业等方式和贫困户建立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增收。

  构建益贫带贫利益链  两红变身“致富果”

  保德油枣收获

  保德油枣已有11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康熙皇帝出巡时曾留言:“一穷二白的保德州,唯有鲤鱼大油枣。”自此,具有个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等特点的保德油枣便成了贡品。干制的油枣富有弹性,用手掰开拉出3厘米至4厘米的油丝。红枣既是保德传统产业,也是农业主导产业,全县种植面积7万亩,覆盖全县10个乡镇24400户,其中贫困户5465户,正常年产量可达4000万斤。多年来,受市场波动和同质产品过剩及产业链短的影响,保德县红枣产业优势一直未能转换成经济优势,甚至一度出现弃收现象。

  保德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刘新平和记者说,在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之前,许多老百姓家的红枣每年生长出来后,大部分都是丢弃在田间地头的,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丰收卖枣难、增产不增收”一直是困扰在保德枣农心头的大难题,为了改善这种现状,保德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红枣产业振兴,实施多种措施引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出了补短板、促销售、抓有机旱作的组合拳,相继出台《保德县2019年红枣保护价收购阶梯补贴实施方案》、《保德县订单定量定价收购红枣实施方案》等优惠政策,牵头组织龙头企业订单收购农副产品,积极调动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

  一是品牌联动,充分利用“中国枣乡”的国家级品牌效应,打造出红枣有机旱作标准化示范区,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保德县申报的“保德油枣”地标产品和商标已于2019年通过公示;二是提质增效,由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了24000亩红枣经济林提质增效和2000亩老枣园改造、飞防植保30000亩项目,带动1778户贫困户4909名贫困群众增收。三是龙头带动,用优惠政策引进山西可宝食品公司进驻保德,进行深加工,解决红枣滞销难题,同时扶持本地红枣加工企业。四是收购红枣实行阶梯补贴,红枣加工企业和营销经纪人收购红枣时,收购保护价每斤不低于1元,市场价与保护价差额部分由县财政补贴,收购5万斤至50万斤者,每斤补贴0.2元;收购50万斤至100万斤者,每斤补贴0.25元,以此上推,收购量越多,可享受的补贴越高。政策一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枣农和企业经营红枣的积极性,有效助力枣区群众脱贫致富。五是以枣为媒,发展红枣旅游产业,以康熙枣园、御枣庄园、古老枣园为龙头,枣园变公园,枣树变文物,开发采摘园、农家乐及枣牌、枣雕等工艺品,沿河枣区搞旅游,多元发展,跳出光卖红枣的小圈子。

  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按照生产、管理、加工、营销同时抓,经营主体、枣农、贫困户同步扶持的思路,采用红枣订单定量定价收购补贴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红枣滞销问题,让农户增收有了保障,脱贫致富有了希望。

  当地百姓告诉记者:“前几年红枣不值钱,一斤几毛钱,人们积极性不高,慢慢地就不去经营枣树了,每年枣烂在地里,怪可惜的。这两年,订单保护价收购,价钱不低,又不愁卖,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

  保德县扭紧贫困户、园区基地、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市场之间的利益联结,推动实现抱团发展,最大限度消除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市场风险,真正将贫困户嵌入到产业链条当中,实现稳定增收。近年来,红枣产业通过“龙头企业+枣农”和“订单、定量、定价”利益联结机制的带动,受益枣农8217户,其中贫困户3447户9341人。

  山西可宝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是保德县为补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两个短板,进一步延伸红枣及小杂粮产业链条,引进的集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红枣、小杂粮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天津科技大学、山西大学生物系、山西林科院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技术交流、产品研发,目前已开发红枣果仁糕、红枣老红糖、红枣固体饮料、红枣山楂糕、沙棘山楂糕等5大类15种中高端功能枣品,和小米、绿豆、藜麦、杂粮饼干、小米膨化食品等,为保德红枣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可宝食品负责人告诉记者,保德红枣种植时间长、产量大、品质好,前些年红枣树是农民的“摇钱树”。然而近几年由于红枣市场饱和,红枣成了滞销产品,价格降到2 毛钱也很难卖出去,枣农面临丰收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在政府主导下,可宝从订单收购带贫、资产收益扶贫、就业安置带贫三个方面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此外还依托阿里及国家“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在扶贫网设立线上“消费扶贫馆”等方式拓宽扶贫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通过“电商+消费扶贫”的模式,打通消费扶贫的“最后一米”。截至今年6月份,可宝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各项消费扶贫活动,红枣产品及小杂粮产品销售金额达600万余元。

  可宝食品员工张彩霞

  张彩霞是可宝食品优先招聘录用的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工作之前,和丈夫一直在县域内四处打零工,收入很不稳定。进入可宝之后,他从事红枣包装岗位,每月都能有固定收入,她和记者说,现在他们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如今每天都干劲十足,充满了幸福感。像张彩霞一样的贫困户优先安置就业的员工,在可宝食品一共有15人,他们分别从事红枣洗选、烘干、包装、运输、和小杂粮生产等工作,上岗前均接受了严格的技术培训,劳动技能傍身,每人年均增收24300元。

  保德县域有支柱产业“两红”,一红为红枣,另外一红则为海红果。海红果集中分布于晋陕峡谷黄河两岸的少数地区,是一种世界罕见种质资源。海红果中富含黄酮类等物质,营养丰富,具有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功效,号称果中钙王。海红果在保德种植面积达三万多亩,但海红果产品的开发却一直举步维艰。

  近年来,保德县委、县政府加大对“两红”的扶持力度,鼓励科技创新,重点在构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积极推动龙头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出具有市场差异性和竞争力的名优特产品。

  山西西府海棠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是一家年产5000吨海棠、海红果、干红、生物饲料系列循环生产线的民营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科研、生产、育苗、种植四大基地建设。已取得果酒除醇、一种发酵罐国家技术专利两项。已注册“西府海棠”、“冰海棠"”、“海棠依旧”等十余个商标,所产的西府海棠系列酒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并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保德县“五位一体”推进全县扶贫小信贷工作实施以后,西府海棠与政府签订了“五位一体”帮扶协议,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金额合计2205 万元,其中杨家湾11 户、桥头镇107户、韩家川乡20户、林遮峪乡20户以及安家山流域的土崖塔乡100户、南河沟乡53户、孙家沟乡130户等周围的60余个村子,确立441余户精准贫困户。

  西府海棠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和记者说,目前,公司已与城镇周边村庄达成合作协议,出资改造几个村的荒沟、荒坡和滩涂等不可利用的荒地,将附近的乡村山地种植的海棠、海红果与我县的海棠、海红果主产区连接成片,形成万亩海棠园,以开发旅游资源。到了每年的种植季节,公司还会组织专家服务团队对精准贫户进行幼苗的培育与种植技术以及后期管理方面的指导培训。在收获季节,也会优先选购收取贫困农户的果子,鉴于海红果4-5年后才能挂果收益,所以我公司承诺前3年每年支付每户贫困户4000元。

  西府海棠生产线

  目前,公司开发有西府海棠干红、半干、半甜、冰海棠男、女款,海棠依旧情侣款,海红果白兰地酒等多款产品。新厂每年能生产各类果酒1000余吨,白兰地酒近1000吨。

  补齐产业短板  有机旱作为主导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保德县自然环境与立地条件差,耕地资源少,全县90以上是山地丘陵, 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农业生产长期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全县总人口16.58万,耕地仅35万亩,人均2亩。既不适合大宗农作物的生产,也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和水利实施建设,单靠农业增产增收条件差、困难大。近五年来,保德产业发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增产增收。

  全县紧紧围绕打造25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基地的目标,在2019年投入1000余万元,其中投入900万元采购生物有机肥,实施了2万亩谷子、1万亩豆类有机旱作示范项目,以及3000亩中药材和3000亩现代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示范项目等特色种植。培育发展渗水地膜谷子、藜麦、富硒西瓜、红葱、冬小麦、油用牡丹、早熟马铃薯、连翘、草玉米、草莜麦等多种特色产品。全县粮食产量连续两年超亿斤,种植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

  发放生物有机肥

  创建于2017年5月的山西鑫土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环保、绿色、有机为主的农业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态研究与开发的科技公司。公司占地面积350亩,拥有先进的生物有机肥生产设备、全自动花肥生产设备,年产达10万吨,叶面肥3万吨。拥有土壤肥料、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农业技术培训等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探索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已建成10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

  随着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公司积极响应号召,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推出的“助力扶贫贷款政策”,使68户贫困户每户实现一次性收益6000元;免费发放生物有机肥和叶面肥,帮助贫困户实现地不增亩,增产增收;公司还通过村企对接,公司+农户的模式,用车和劳务用工等积极和县、乡、村、贫困户沟通协调,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共帮助35户贫困户,累计60人,实现每人每年增加30000元;以林遮峪乡下川坪村及周边贫困村为基地,通过购买羊粪和收购秸秆两项措施,整体帮扶1000余人,共计100余万元。

  随着不断科技研发的创新,公司依托山西特有的有机旱作农业推出适合当地作物生长的有机农资产品,近两年来公司从生产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先后研发出谷子专用肥、红枣果树专用肥、玉米专用肥、花卉专用肥、富硒有机肥等一系列产品。

  武换云,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年间,她家仅靠守着几亩薄田过活,辛辛苦苦一年,全凭老天赏饭,收入极低,2019年鑫土地新厂在他们村子建寄来后,她就来到这里工作,月收入可达2600左右,公司也给她入了保险,家庭经济收入翻了番,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在鑫土地,像武换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大力推进畜牧产业项目  规模养殖强劲发展

  今年以来,保德县利用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和打造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有利契机,以粮改饲为突破口,强羊增猪稳步发展驴牛,全力推进种养结合、草畜一体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和规模高效养殖业,大力推进畜牧产业项目,立足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和实施方案,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带动全县一批贫困户稳定脱贫。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新发展规模养羊和牛养殖场十个,圈舍面积达七千四百平方米。此外,还实施一系列特惠帮扶政策,鼓励养殖合作社公司、养殖场带动、吸收贫困户致富增收,特惠帮扶政策涉及养殖场补贴、散养户补贴、交通补贴等多个方面。

  截止今年6月底,保德县新增肉牛1500余头,羊32000余只,猪21000余头,散养蛋鸡40000余只。2020年年底还将投产建设30万只蛋鸡场1个,万头养殖场2个,5000头养猪场1个,小杂粮深加工生产线2条,已经投产;新建1个屠宰场7月底投产,总投资9200万元。

  天一农牧养殖场

  驱车一个多小时,记者从保德县城来到位于腰庄乡冀家峁村的天一农牧百草驴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场,近千头精神饱满的种驴正在驴舍内悠闲着等着工人们的精心投喂。负责人介绍,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是山西天一生态农牧产业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座集养殖、科研、办公等为一体的大型种驴养殖场。注册资金1000万元,总投资3000万,项目总占地面积70余亩。公司现有养驴工人,防疫人员30人。目前,总建筑面积14100平方米,建成驴舍6间,其中母驴舍5间12000平方米,公驴舍1间600平方米,草料间1200平方米,精料间300平方米,宿舍100余平方米,高位水池一座200立方米。

  现在养殖场内有30名冀家卯村村民在场区就业,每名工人按2500元月工资计算,30 名村民预计每年将会有90万元的劳务收入。此外,养殖场还面向村民收购玉米、饲草解决养殖的草料问题。“随着存栏量增加,我公司将扩大合作种植面积,从而带动周边玉米、饲草的种植产业,解决腰庄乡50的玉米和饲草量。”公司负责人表示。

  除了劳务收入和饲草收入之外,当地村民还能通过产业分红的方式增收,按照协议规定,400斤以上按协议价回购,增重部分为20元/斤。2019年,天一农牧免费提供180头驴苗,育肥周期为18个月,全部由贫困户在家自己饲养,饲养到一定重量后,企业将会以市场价回收,增重部分的收益将全部归贫困户所有。期间,天一农牧会免费提供育肥过程中所需的饲养技术和收取一定费用的防疫技术。每头种驴总计年收入2930元,一个周期收入4400元,每户按10头规模计算的话,总计年收入达29333元,一个周期收入43999元。

  天一农牧百草驴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企业都希望发挥我们现有的技术和产销优势,为周边乃至全县养驴户起到示范和技术帮扶的实质性作用。通过培育成熟的毛驴养殖以及毛驴养殖产业食品开发产业链条,从而带动保德农户找到一条风险小、市场好、收入稳的产业发展道路,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增收。”

  保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白利军表示,扶贫工作政策精准落实是同步推进的根本保障,因村因户施策是同步推进的重要前提,带贫益贫机制是同步推进的持续动力,群众主体作用是同步推进的力量源泉。作为答卷人,他们一定会向保德人民这些严格的阅卷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热门文章 更多>>